年度盘点②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2023年度十大转化案例

发布时间:2024-01-03

2023年度盘点

Summary of 2023

在科技发展的澎湃浪潮中,2023年落下了帷幕。此刻,我们回首望去,不禁被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的蓬勃生机所震撼。这一年,科技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无数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的孕育中走出,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书架走上货架,转化为推

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书写下属于这个时代独特的创新篇章。

当然,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一年里,我们看到了诸多挑战与困难,但同时也看到了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转化模式不断创新,技术与资本的结合日益紧密,社会各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关注和支持不断提升的可喜现象。技术转移研究院邀请了30名行业专家共同评审,并由18家业内知名机构联合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2023年度盘点】系列专题。旨在回顾过去一年里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主要进展、挑战与机遇,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能为相关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事业迈向新的高峰!今天带来年度盘点第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2023年度十大转化案例。

根据各高校院所公开发布、上市公司公告、权威媒体报道等渠道获取的信息,我们整理汇总了2023年度10个转化金额(转化合同总金额)在1亿元以上的成果转化案例,转化方式包括技术转让、专利许可、作价入股等多种形式,希望对大家的成果转化工作有借鉴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1)由于我们获取信息渠道有限以及很多高校院所转化案例并未公开,很多转化金额在1亿元以上案例我们并未能获取到,因此这里分享的案例仅供参考,不是排名,也没有任何评比的含义。(2)十大转化案例排序的唯一原则是转化合同总金额,由于2023年度生物医药行业行情火爆、且单项转化金额相对较高,因此10个转化案例中有6个是与生物医药相关的,后续的盘点过程中我们会均衡考虑多维度评价,以体现更广的行业覆盖度和更强的代表性。


 image.png

1.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技术”专利和技术秘密转让6亿元


image.png 


2023年10月28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证券代码301263)签署协议,针对王宏林团队研发的“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相关专利和技术秘密进行技术转让,合同总金额6亿元(包括技术转让费用5000万元,以及按获批产品当年度净销售额的6%计提销售提成)。此次技术转让总金额高达6亿元,创下了今年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的记录,并且采用“技术转让+销售提成”的付款方式,非常有代表性。


image.png 


研究团队通过高通量单细胞测序3岁至91岁的人骨髓组织样本,深入分析后发现了能够指征机体衰老的免疫学指标。研究人员对该指标进行体外定量检测,实现在体检等过程中通过微量外周血来精准评估机体的“免疫年龄”,预警机体内的“危险信号”。

在历时3年半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医院以及企业始终保持密切沟通,根据市场需求和转化预期,不断优化研究成果。在医研企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的产品可以在仅取1毫升样本、耗时1小时、针对1个主要指标的条件下,准确评估人体“免疫年龄”。据介绍,该产品在体检、年龄相关性疾病、中重度炎症和癌症等风险筛查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得注册批准的人体免疫年龄精准检测三类医疗器械。

2.维信诺公司“AMOLED技术”相关738件专利许可2.75亿元


image.png 

 


2023年6月10日,深交所上市公司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维信诺)发布公告称,维信诺及其3家控股公司(统称为甲方)与公司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电子有限公司(统称为乙方)签署《技术许可及服务合同》,甲方拟对乙方进行专利许可,共涉及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方面的相关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等专利权、专利申请及PCT专利申请共计738件,许可费共计2.75亿元,许可方式为普通实施许可,许可期限为永久许可。支付方式为合同生效后5日内乙方向甲方支付50%专利技术许可费;技术资料交付完毕并经甲乙双方确认无误后,乙方收到发票后12个月内向甲方支付剩余50%专利技术许可费。


image.png 


交易背景:乙方是第6代柔性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运营主体,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合肥维信诺电子注册资本55亿元,主要从事6-12寸柔性AMOLED模组生产、研发与销售。AMOLED模组生产工艺复杂,精密度高,属典型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进入门槛较高,随着柔性产品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产品应用场景范围不断更新扩大,合肥维信诺电子尽快提升产能且保证产品目标良率,同时迅速掌握AMOLED模组生产与研发能力的需求极为迫切,但生产经验与研发能力所涉及的技术诀窍以及专业技术,是长期生产过程以及长期研发测试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沉淀所形成的;甲方是国内AMOLED行业领先的新型显示整体解决方案创新型供应商,集AMOLED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全球OLED产业领军企业,在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经验,在备受关注的柔性显示技术领域,甲方同样具有先进的生产经验及技术优势,相关的研发与量产技术能够满足合肥维信诺电子缩短建设投产过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为提升乙方产品产能且保证产品目标良率,确保本项目顺利推进与完成,甲方与乙方经友好协商,同意为乙方提供相应的专利技术许可,并依据项目推进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

3.中南大学“高性能低成本碳基材料”专利和技术作价入股2.7亿元


image.png 


2023年2月27日,湖南省专利转化对接会在株洲举行。在对接会上,中南大学与岳阳市洞庭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洞庭能源)签署合作协议,中南大学以“高性能低成本碳基材料”相关的10项发明专利(含专利申请)和5项专有技术作价入股,与洞庭能源合作成立产业化公司,产业化公司总注册资金为10亿元,洞庭能源持股比例为73%,中南大学技术作价2.7亿元,持股比例为27%。目前公司已经成立,名称为湖南金钺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其中中南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代表中南大学持股8.1%,技术发明核心人员黄启忠持股18.9%。


image.png 


为满足我国光伏、氢能、锂电、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等领域对高性能低成本碳基材料制造的重大需求,解决我国新型碳基材料品种不足、制造周期长、制造成本高、性能不足、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中南大学与洞庭能源在岳阳市洞庭能源谷基地共同建设高性能低成本碳基材料产业链项目产业化基地,计划建设一条完整的高性能低成本碳基材料产品生产线和相关生产线及辅助车间,形成高性能低成本碳基材料规模化稳定制备能力。

4.华中科技大学“金线莲苷应用”技术转让2.4亿元


image.png 


2023年2月28日,华中科技大学与海南金诺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举行“金线莲苷应用”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相关科技成果将按协议定价2.4亿元,以转让方式实施成果转化,这是华中科技大学迄今单笔最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研发团队负责人张勇慧教授介绍,该研究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此次成果转化将有力推动这一新药研发的后续临床研究,研发的药物将填补国内外保护肝脏药物的多项空白,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创新药物作出贡献。


image.png 


华中科技大学金线莲苷一类新药研发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和“863”计划等支持下,从2000年起开展系统深入研究,首次阐明了金线莲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金线莲苷,金线莲苷具有很好的肝脏保护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损伤、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放射性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等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具有中度的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并且基本上没有毒性。项目组已经完成了金线莲药材的基源确定、组织培养和质量标准制定等工作,形成了成熟的金线莲苷提取纯化工艺,并且完成了药理学、毒理学、药物代谢、药物稳定性、制剂学等一类新药临床前研究,将于3月申报国家一类新药。

5.青岛科技大学“间苯二酚等三项技术”生产工艺包技术转让2.2 亿元


image.png 

2023年7月21日,青岛科技大学-济宁亿联化工有限公司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在济宁举行。签约仪式上,青岛科技大学与济宁亿联化工有限公司达成独家技术转让合同,“间苯二酚、对甲基苯酚、对甲苯磺酸”三个产品生产工艺包技术转让费总计2.2亿元。这是去年青岛科技大学签订山东省单笔金额最高的7.7亿元校企合作项目后,学校开展有组织科研、打造“青科大模式”升级版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根据协议,本次技术成果转让中,间苯二酚技术转让项目合同额1.8亿元,对甲苯磺酸和对甲基苯酚技术转让项目合同额各2000万元,三个产品技术转让费总计2.2亿元。项目正式投产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4.5亿元;同时可创造260个就业岗位,减排二氧化碳8424吨/年。


image.png 


据悉,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化工研究院科研团队针对间苯二酚、对甲基苯酚和对甲苯磺酸三种产品传统技术高污染、高消耗、高能耗、高碳排放、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以关键性、基础性、共性瓶颈问题攻关为导向,经过三年不懈努力,成功开发出三氧化硫连续高效磺化共性技术以及成砜抑制技术和底物活性位点控制技术等工艺,取得了从过程控制到产品及副产品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全链条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工艺过程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环保清洁,提高了节能水平,减少了污染物产生,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和绿色制造,生产过程安全性大幅度提高。

6.上海科技大学“GPCR抗体药物”和“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DEL)方法”专利许可超1.5亿元


image.png 


2023年3月,上海科技大学分别与上海季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优拜天成(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签署了专利许可合同。分别授予他们“GPCR抗体药物专利”和“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DEL)方法专利”的专利独占许可,总金额超1.5亿元。

GPCR抗体药物专利

目前已上市的GPCR抗体药物仅有两例,远远滞后于GPCR小分子药物的发展,但其抗体的高选择性、安全性、丰富的效应功能使之成为极具潜力的新一代GPCR药物发展方向,尤其对肿瘤、代谢等相关GPCR靶点。iHuman研究所徐菲教授长期致力于GPCR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及药物研发,其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等杂志发表,相关成果得到了同行专家广泛认可。


image.png 

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DEL)方法专利

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DEL)作为先导化合物药物筛选平台之一,可以大大提高前期药物研发的效率。免疫化学研究所杨光教授课题组开发了功能团非依赖的DNA标记化合物方法,通过具有正交双官能团接头的挥发性链接分子,无需通过化合物分子上的官能团活化进行DNA标记。该技术涉及化学和生物学,尤其涉及天然产物的DNA编码和功能筛选,拓展了DEL技术的应用范围。科研成果已在国际顶尖刊物《Angew Chem》和《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

7.湖南科技大学“海牛相关26项专利技术成果”作价入股1.2亿元


image.png 


2023年4月25日,在湖南省科技创新成果路演启动仪式上,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湘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谭何龙正式签约。根据协议,湖南科技大学、湘潭高新科技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海牛”团队三方共同出资,将在湘潭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湖南海牛地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海洋勘探装备技术领域创新型公司,“海牛”的26项专利技术成果,将以1.2亿元作价入股该公司。

该公司主要负责产学研融通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推动面向深海海底沉积物、软岩、硬岩的系列化海底勘探成套装备产品和配套装备技术等应用。


image.png 


万步炎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带领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我国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如今,“海牛Ⅲ号”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万步炎正带领“海牛”团队向更深更广阔的海底挺进。湖南科技大学教授、“海牛”团队成员金永平介绍,目前,“海牛”团队拥有150余件中国专利,16件国际发明专利,形成了对创新技术的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

8.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上海科技大学“新型抗抑郁药物相关专利技术”专利许可1.2亿元


image.png 


2023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科技大学和翼思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达成一项科技成果转化协议,针对新型抗抑郁药物研发开展深入合作,此次签署的授权许可协议里程碑金额达1.2亿元人民币。根据协议,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科技大学授权翼思生物医药使用其所拥有的新型抗抑郁药物相关专利技术,进行后续的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


image.png


该协议的签署,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科技大学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实力,也彰显了翼思生物医药积极响应“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的国家战略。未来,双方将在技术转化、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继续深入合作,携手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惠及更多患者。

9.中国药科大学“PPAR激动剂”相关专利技术转让1.2亿元

image.png 


2023年5月4日,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哈三联)与中国药科大学签署《PPAR激动剂创新药项目专利、专利申请权及技术成果转让合同》,中国药科大学将其研发的PPAR(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的相关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以及技术成果转让给哈三联,本合同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总额为1.2亿元。


image.png 


中国药科大学将PPAR激动剂的相关专利及技术成果的全球权益独家、有偿转让给哈三联独占使用,并协助甲方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独占性利用和申报注册以获得PPAR激动剂相关项目的中国原料药备案登记号和《药品生产批件》或按照其他国家或地区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原料药及制剂的药品批准证明性文件,进而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独占性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本合同约定的专利、专利申请权及技术成果转让总价款包括首付款、里程碑付款、上市后销售提成三部分。首付款:本合同签订后20个工作日内,支付1100万元。里程碑付款:本合同共计分了9个里程碑付款,所有里程碑完成后,共计付款1.09亿元。销售提成:以甲方在全球范围内上市的所有本合同约定的PPAR激动剂制剂产品净销售额为基数进行销售提成,其中:净销售额≤人民币10亿元的部分,提成比例为3%;人民币10亿元<净销售额≤20亿元的部分,提成比例为2%;净销售额>人民币20亿元的部分,提成比例为1%。

10.北京积水潭医院“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技术”成果转化1亿元


image.png 


2023年4月15日,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北京罗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就“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技术成果”签署转化协议,总金额达1亿元。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团队依托医工企模式,历经十年完成研发转化的创新成果。该产品实现了骨科手术机器人从辅助定位导航到完成手术操作的技术飞跃,在全球范围率先实现在最高难度的骨盆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填补国际空白。


image.png


为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吴新宝教授带领团队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将骨科机器人的手术应用从辅助术式定位,扩展聚焦到复位规划与手术操作上。从2014年开始,在国际上没有对标产品的情况下,吴新宝教授带领团队依托团队骨科手术机器人医工交叉创新的经验,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紧密合作,制定了骨折复位机器人智能规划与自动控制研究方案,逐步攻克了三维实时配准、自动复位规划、机器人智能复位控制等核心技术,开发出全球首个能够实现骨盆骨折复位的手术机器人。

(来源:技术转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