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布:《宁波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4-09-06

近日,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宁波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聚焦推动专利产业化,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加快推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打造专利转化运用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市域样板。

 

到2025年底,专利高质量产出和高效率转化体系更加完善,高校、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升,专利密集型产业竞争实力明显增强,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0亿元。

 

实施方案提出,要突出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导向,在涉及专利指标的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企业认定、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等工作中,将专利转化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在专利转化激励机制方面,宁波鼓励高校、科研机构推行技术转移人员贡献积分制,对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转移机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按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给予奖励。

 

 image.png

 

宁波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3〕37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4〕9号)精神,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优势,聚焦推动专利产业化,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加快推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打造专利转化运用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市域样板。到2025年底,专利高质量产出和高效率转化体系更加完善,高校、科研机构(含医疗卫生机构,下同)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升,专利密集型产业竞争实力明显增强,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专利储备质量,夯实专利转化运用基础

1.盘活存量专利转化资源。依托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推动我市高校、科研机构做好具有潜在市场价值存量专利盘点入库工作。建立市级专利转化资源库,推动专利实现快速转化。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和公开实施,降低专利转化成本,提高专利转化效能。

2.提升增量专利源头供给质量。围绕“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深入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清零”行动,加快推进高价值专利创造储备和培育布局。

3.推动相关领域专利整体布局。发挥专利导航功能作用,加强高校、科研机构高能级产业创新策源平台建设。发挥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的专利快速预审“双通道”以及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作用,助力原创研发成果快速获取专利赋权和法律保护。

(二)打通专利转化关键堵点,激发运用内生动力

1.突出专利转化目标导向。突出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导向。在涉及专利指标的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企业认定、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等工作中,将专利转化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标准。推动落实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的声明制度。建立健全专利价值评估服务体系。

2.完善高校、科研机构专利转化激励机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推行技术转移人员贡献积分制,对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转移机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按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给予奖励。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将职务专利资产单列管理,推动符合规定条件的职务科技成果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范围。健全专利转化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推动建立落实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制定高校、科研机构专利转化运用评价规范标准,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专利成果转化工作机构。

(三)拓展专利转化渠道,赋能实体产业发展

1.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技术研发—专利产业化—产业培育”链式创新,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头雁”工程。建立健全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核算与发布机制。加强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和认定。全面实施《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ISO56005)》国际标准国家试点工作,鼓励企业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培育“知识产权+标准化”领军企业。

2.推动重点产业强链增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构筑“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机制,支持建设创新联合体和概念验证中心。推进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联盟),构建运营产业专利池。

3.推进知识产权要素国际循环。推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制度型开放,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建设,扩大知识产权贸易。引导银行机构为技术进出口企业提供优质外汇结算服务,提升技术进出口便利化水平。引导海外专利权人、外商投资企业等按照市场化原则转化实施专利技术。申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

(四)完善专利转化支撑体系,优化专利转化运用生态

1.完善市场服务体系。深化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开展专利成果征集、发布和路演对接等活动,推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与技术市场融合发展。做强全国首家实体化运行的知识产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新产品,扩大覆盖面,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全生命周期风险保障。开展企业上市知识产权“一揽子”专项服务,降低企业上市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2.完善金融支撑体系。加大知识产权融资信贷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试点,扩大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范围,加快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区(县、市)全覆盖。支持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畅通专利投资入股转化路径,鼓励以期权、期股方式参与投资,畅通技术产权化、产权股权化、股权交易化的专利产业化路径。发挥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作用。

3.完善法律保护体系。强化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一体推进专利保护和转化运用。

4.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实施知识产权人才集聚行动,持续加大招引培养力度。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置知识产权专业,开设专利转化运用相关课程。深化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引育一批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交易、转化、托管、投融资等方面高端服务人才。鼓励专利转化运用从业人员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书、知识产权师系列职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同配合,将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服务体系,切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落地。

(二)强化统计监测。健全专项行动指标统计监测和晾晒机制,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重要指标的跟踪统计和分析评估。

(三)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特色亮点工作,发布专利转化典型案例,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营造专利转化运用的良好氛围。

 

 

来源:宁波市人民政府、秋凡科转